70多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果敢承担起保卫和平的历史使命,通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志愿军的丰功伟绩,祖国从未忘记,人民从未忘记。11月28日上午,第十一批4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返回祖国,牵动了包括广大青少年在内亿万国人的心,各地青少年纷纷关注烈士遗骸迎回及安葬仪式,并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志愿军先烈的精神,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人生的难忘一课

英雄魂归,山河无恙。国家以最高礼遇相迎,“最可爱的人”回家了!庄严隆重的迎回仪式,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也点燃了年轻人心中对英烈的尊崇敬仰之情。

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当天,沈阳市主要街道的室外大屏、楼体亮化设施及出租车、公交车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山川同念 英雄回家”“只要我们永远记着,英雄就永远活着”等字样。看到此情此景,沈阳第二十七中学学生孙诗涵说,自己在教科书上学习过这段历史,在语文课本上读到过英雄们炽烈的青春,而此时此刻亲眼见证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先烈们舍生忘死、冲锋陷阵、为国捐躯的壮烈场景仿佛就在眼前。他们的无私无畏、伟大崇高,已经深深铭刻于心底。

在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现场,来自香港培侨中学的张贝涵同学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亲临现场与在网上看仪式是完全不同的。现场的每一个环节都肃穆和庄重,让人肃然起敬。“这些牺牲在异国他乡的烈士们,面对枪林弹雨毫不退缩,每一次奋不顾身的冲锋都是为了守护身后的人民。正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生活在繁荣和平的时代,享受幸福的生活。”张贝涵说,我们应当永远铭记和传承烈士们的精神,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如此才能不负他们的奉献与牺牲。

来自澳门劳校中学的林沁蕾同样参加了当天的迎回仪式,她表示:特别荣幸能参加此次迎回仪式。之前学习抗美援朝历史时,便从文字中感受到志愿军将士们的大无畏精神。今天能亲身来到现场迎回英雄们,更是感到无比荣幸。“作为澳门学子,我们从小就接受‘爱国爱澳爱校’的教育观念,这次经历不仅增强了我们的爱国情怀,增强了我们对祖国的归属感,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林沁蕾表示,未来,将继续参与爱国活动,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和国家,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英雄伟业铸就精神灯塔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70多年前,志愿军战士们告别家乡,毅然奔赴前线,用自己的英勇无畏和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英雄们用生命谱写的壮丽篇章,正激励着无数的后人。

在志愿军烈士邱少云的故乡——重庆市铜梁区,与邱少云烈士纪念馆仅一条马路之隔的铜梁中学联盟学校,组织全校学生观看了迎回仪式。

“出征少年身,归来英雄魂。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是永远的精神丰碑。”该校学生唐筱雅说,从小学开始,老师们就给大家讲邱少云等烈士的英勇事迹,每到特别的日子,学校都会组织大家到邱少云烈士纪念馆缅怀先烈,引导大家铭记历史,传承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我们将勤奋学习,全面发展,以实际行动告慰英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70多年前,他们怀着保家卫国的决心跨过鸭绿江;今天,他们的忠魂不泯,浩气长存。”看到43位烈士的遗骸回到祖国的报道,东北师范大学学生李昕阳落泪了。“我是听着志愿军英雄们的故事长大的,很多最可爱的人牺牲时只有20多岁。现在国家用最高礼遇迎接他们魂归故里,对我而言,是一次心灵洗礼,是一种精神成长。”李昕阳告诉记者,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自己想跟所有英雄道一句感谢,因为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长眠在他乡的英魂终于踏上回家的路,让我们当代年轻人感受到强烈的精神震撼。正是英雄们的牺牲,为今日的和平盛世铸就了坚实基础,他们的故事是激励后辈勇往直前的精神灯塔。”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初一年级学生姜晓程告诉记者,自己在观看《长津湖》时,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平年代的我们,肩负的是传承英雄精神,用知识武装自己,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责任。我们的努力和拼搏,不仅是为了个人的梦想,更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姜晓程表示,自己会将对先烈的崇敬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用实际行动告慰英灵。

英雄之光照亮前行道路

抗美援朝硝烟散去的70多年后,通过收看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新一代青年穿越时空感知到先烈的忠勇,英雄之光也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新征程上,今天的年轻人必不会辜负先烈们的期望,对他们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们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伟大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70多年前,那些曾经与我们一样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祖国的未来奠定和平的基石。志愿军烈士的功绩彪炳千秋,我们将铭记那段壮烈的历史,牢记先烈们的牺牲与奉献,在新时代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奉献,用祖国的和平繁荣来告慰烈士的英魂。”北京汇文中学高一学生耿浩铭表示。

安徽省合肥市望湖小学洞庭湖路校区学生王嘉禾和同学们一起收看了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的直播,禁不住想起了今年“十一”刚刚看过的电影《志愿军》,志愿军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让他肃然起敬。王嘉禾郑重地说:“敬爱的志愿军烈士们,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换来了我们的安宁富足。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唯有继承你们的精神,树立远大的志向,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才能告慰英烈!”

四川师大附中李书航表示,作为一名高中生,自己虽然未曾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残酷,但通过课本、电影和长辈们的讲述,对志愿军英烈们为国家和人民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早已有了深刻感受。看到英雄们的遗骸被迎回祖国,心中百感交集,烈士们虽然在最美好的年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他们的牺牲必将被铭记,他们的精神必将被传承。

“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烽火岁月里,先辈们以保家卫国的钢铁信念,在冰天雪地中潜伏、于炮火纷飞中坚守,为的就是后来人能过上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2404班学生刘一言感慨,“站在当下,凝望历史,唯有汲取信仰之力,赓续英雄遗志,才能让人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充满砥砺前行的动力。”

兰州大学2021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邢嘉懿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同时,要从这些英雄的事迹中汲取力量,继承和发扬他们不畏牺牲、勇敢坚韧的精神,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相结合,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实际行动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力量。

来源:中国妇女报

官方公众号